聯系我們
點擊數:10462023-02-03 09:24:22 來源: 北京綠亨世源農業有限公司歡迎您!
為什么一個知識淵博的人,卻往往缺乏敏捷活躍的思想?而一個沒有什么文憑的粗人,具有真知灼見?如果學問不能教會我們敏銳而活潑地思想和行動,那真是莫大的遺憾!
隨著年歲增長,我發現這種看法還是極有道理的:“最有成就的人往往不是最聰明的人?!敝参飼蛱嗟乃缢?,油燈會因太多的油而窒息,同樣,人的思想會因飽學裝滿紛繁雜亂的東西,以致理不出頭緒,壓得彎腰背駝、枯萎干癟。但也有相反的情況,思想越充實也就越開豁。在古代可以找到這樣的例子,有些偉大的統治者、杰出的將領和謀士,同時也是非常博學的人,但這確實是鳳毛鱗角。
按照現行的教育方式,如果說學生和先生盡管飽學書本,卻并不聰明能干,這是不足為怪的。我們的父輩花錢讓我們受教育,只關心讓我們的腦袋裝滿知識,至于判斷力和品德則很少關注。我們只注重讓記憶裝得滿滿的,卻讓理解力和意識一片空白。
我們的學究,就像鳥兒有時出去尋覓谷粒,不嘗一嘗味道就銜回來喂小鳥一樣,從書本中采集知識,只把它們掛在嘴邊,僅僅是為了吐出來喂學生。那些知識口耳相傳,不過是用來作為炫耀、交談和引經據典的資本。我們活像一個取火者:那人需要火取暖,就上鄰居家借火,發現那里有一堆旺火,他就停下來取暖,卻忘了要取火回家。
我們大多數有學歷的員工不是這樣嗎?為什么父母花那么多錢送我們上學?為什么要出遠門在外打工?知識如果不能改變思想,使自己變得完善而有用,那就最好把它拋棄。擁有知識,卻毫無本事,不知如何使用,還不如什么都沒有學,那樣的知識是一把危險的劍,會給它的主人帶來麻煩和傷害。
我們員工的大多數人從小學、中學到大學所學的知識足以應對目前的工作,但為什么工作三五年后,大家的差距那么大呢?有些人升職加薪,甚至獨立負責項目,而有些人仍在初級崗位面臨下崗的風險。
知識不等于智慧,年輕人找一份工作很容易,但找一份有價值的工作不易,甚至有些人拒絕有價值的工作:一個好老師,一個好平臺,同時更需要自己明確的目標:取火而不是取暖。大多數人忘了出門打工的初心,把初始的工作當成終極目標,過度看重眼前利益。
大學畢業走向社會,你需要快速點燃自己,把知識變為智慧,把夢想變成現實。我們常說知識就是力量,但如果缺少成功的三要素:老師、平臺和努力,知識不僅不是力量,反而成了包袱。